苏州:加快产业转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城!

过去两个月,苏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动作频频引人关注。

image.png


8月29日,苏州市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城市。9月7日,国内AI(人工智能)创业先锋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DUI(DialogueUserInterface)开放平台,开始规模定制化开发之路。该平台是思必驰首个全链路对话定制平台,让开发者可以依据需求定制人机对话交互系统。

以科大讯飞签约落户和思必驰的飞速崛起等为代表,苏州正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果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产业选择更看成长性爆发力,聚焦重点领域集中突破

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过程。苏州在产业发展上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苏州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产业基础好、门类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多、产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指出,苏州各地在产业引进培育上要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重点领域集中突破,每个板块发展1至2个未来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特色竞争优势。

因此,苏州这几年正加快产业布局,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喷薄欲出的前夜。

image.png

苏州正积极组织筹办人工智能产品博览会,加快形成以科大讯飞、思必驰等领军企业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继续提升创新浓度和密度,以关键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高端发展

去年以来,一场围绕回答好“创新四问”的系列活动在苏州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创新载体平台打造、科技人才引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苏州不断谋新招、使硬招,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3+1”政策文件到实施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直指创新的痛点和难点。

image.png

实施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就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实施50个左右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1000项以上、培育500个省高新技术产品。

周乃翔指出,要继续紧扣“创新四问”补短补软补缺,聚焦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着力突破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关键技术,把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引领优势。
    围绕载体、人才、资本、创新等要素,苏州正进一步提升创新浓度和密度,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

载体

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重点建好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二期、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移动苏州数据中心等25个单体投资超5000万元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并在年内布局新建10家左右符合区域产业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到2020年累计达130家。

人才

落实省“人才新政26条”和市“人才新政40条”,用好18亿元人才专项资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聚人才,分类施策引人才,精准服务留人才,强化激励用人才。到2020年,力争高层次人才突破25万人,新引进占领全球制高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3至5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增长50%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58件。

资本

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在市级设立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基础上,推动全市各板块设立联动基金,年内形成300亿元规模,带动全社会投资超2000亿元。

创新

狠抓创新政策落实和创新生态营造,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重点推进20家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实现每年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开展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专项行动,争取设立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轻装上阵”加快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凤凰涅槃”

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明确,近一个时期对苏州原则上不作过高的经济总量指标要求,支持苏州轻装上阵、加快转型。

image.png

周乃翔指出,要在发展路径上下定决心、勇闯新路,全市各地各部门要抢抓机遇,下定决心、保持定力,不为过去的模式所限制,不为眼前的困难所束缚,在创新上下功夫,在转型上多用力,扎扎实实干几年,推动经济发展尽快转型出关、实现凤凰涅槃。

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苏州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坚定发展的信心。苏州更要对标找差距,始终保持一股子冲劲和拼劲,向着更高目标奋发进取、不断跨越。——《苏州日报》

到2020年,苏州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3%,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3%左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

 


用户类型: 个人 企业
邮箱:
用户名:
手机号:
登录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